墙外行人gt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猪八戒小说网www.agrosol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“山外青山楼外楼,西湖歌舞几时休,暖风熏得游人醉,直把杭州当汴州。”

这一年是宋孝宗隆兴元年,距靖康之耻、北宋之亡已过去三十余年。高宗皇帝赵构偏安一隅,定行在于杭州,改称临安,那是取“临时安家”之意。终高宗一朝,宋廷不思进取,虽外有岳飞、韩世忠等中兴名将,但内有奸相当道,搞得官场乌烟瘴气,互相嫉恨排挤,终于不得不向金国乞和,连年纳贡称臣。

高宗坐了三十六年皇帝之后,深感倦勤,于是传位给养子赵眘,是为宋孝宗。孝宗为人颇有其祖赵匡胤之风,终日积极进取,一心想要恢复大宋江山,将女真人赶回北方。他甫一继位,便下诏为岳飞昭雪平反。一年后更是励精图治,任命老帅张浚主持北伐,力图兴复汉室天下。

大军集结,迅速过江渡淮。其时正当五月鸣蜩,淮南一带本来桃红柳绿,夏风习习,但兵战将临,空气中自不免有簌簌之感。一个三十来岁的灰衫大汉,脚踩快靴,迈着大步,正沿着大道赶路。他虽走的飞快,心中却在默默盘算:“听送信的说,丛大人近来面红目赤,咽喉肿痛,不能说话,又兼口角糜烂,身生疖疮,这是内伤劳损所致。如用药得当,用心调养,当无大碍。”

这大汉姓厉名知秋,乃是武夷山桃源观观主余仙的顶门大弟子。余仙自号杏林先生,武功即强,医术又高,平日里时常救死扶伤,在江湖中颇有威望,被称为“再世仲景”。厉知秋久随恩师,早已尽得其真传,近年来余仙年岁渐大,在江湖中走动的少了,厉知秋便肩负起桃源观出诊之责。虽然往来奔波十分辛苦,但这些年走遍山川大河,多有游历,倒也能自得其乐。

这年端午,临安巨富沈一铭身染疟疾,久治不愈,闻知“再世仲景”的大名,便派人前往桃源观重金请诊。余仙虽然出家为道身在化外,却常对弟子门人言道:“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。佛家讲经布道尚要收金索银,我们行医就诊,也须按规收取诊费。钱财好比流水,取之有道,用之有法,方显英雄本色。桃源观只有香火更旺,咱们才能救世济民,为穷苦百姓瞧病时才能更有底气。”是以每每有富商巨贾求诊,余仙均是来者不拒。这沈一铭是江南一带有名的绸缎巨商,余仙接到请诊,忙令大弟子厉知秋前往临安。

沈一铭病症虽重,但厉知秋学医十余年,天赋既高,人又勤奋,任何疑难杂症在他眼里不过小病小恙。他略施妙手,便即药到病除,又在临安小住数日,沈一铭慢慢痊愈,口中不住称谢,除了诊费,另奉上重金酬谢,自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修仙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再造大宋之怪我不小心

再造大宋之怪我不小心

南国平民
公元1279年初,南宋最后的小皇帝在崖山跳海,然后全国尽入蒙元之手,就连曾经重伤蒙哥大汗直接导致其毙命而闻名天下坚城――钓鱼城,也在守将王立的率领下,10万军民尽降。 然而,就在四川的凌霄山上,明知事不可为,但仍有一支成建制的南宋军队--长宁军,在举国皆丧的境况下苦苦支撑,面对蒙元的招抚、攻伐、再招抚、再攻伐,直到1288年,宋字大旗仍倔强、孤独的飘扬在山峰之颠,他们的结局又将如何? 谨以此文,
修仙 连载 40万字
炮灰师尊稳拿反派剧本

炮灰师尊稳拿反派剧本

青云碎月
陆行渊穿进一本书,成了暴君的炮灰师尊。 按照故事的发展,暴君爹不疼娘不爱,好不容易拜了师,师尊喜欢他兄长,对他非打即骂,为了不让他成为兄长的绊脚石,废了他的修为,把他推下山崖。 山崖下面
修仙 完结 110万字
开局流放到北凉,我成了镇北王

开局流放到北凉,我成了镇北王

八千里云和月
醉卧美人膝,醒掌天下权,一次意外,萧战偶然穿越成了大幽镇北王世子,本想着混吃等死,可没想到却遇到献帝卸磨杀驴,欲将萧家彻底灭族,并将他册封在了匪寇胡马众多的北凉。 面对献帝步步紧逼,拥有现代人思维的萧战怎么可能坐以待毙!! 灭匪寇,平胡马、开凉山……面对王朝争霸,异族入侵,萧战一步步杀出了一条独属于他的无敌之路!! 当萧战拥有百万虎狼之师,剑指京城时,所有大臣都慌了,献帝更是目瞪口呆,直呼:“他
修仙 连载 68万字